人保部推迟退休年龄改革符合当前经济发展水平
时间: 2011-04-15 来源: 中国山东网
近日,受法国退休制度改革法案获得该国国民议会多数通过的影响,关于我国何时延长退休年龄的讨论也越演越烈,数十万网友参与了讨论。
一项调查显示,363682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,有228584名网友同意实行弹性退休,所占比例达到62.86%.大部分网友认为,延迟职工退休年龄,不应是强制性的,最好是征求个人意愿,愿意继续工作的就到65岁退休,不愿继续工作的就可以让其按时退休。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9月15日对媒体表示,我国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,有关部门目前只是在研究一些“延迟退休”的建议,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。
而事实上,早在几年前,关于是否推迟退休年龄就曾引发过争论。眼下,“延退”再一次被提出来,立刻成为各大网站最热门的话题之一。
之所以要提出延迟退休,主要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。有专家测算,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,本该拿养老金的人不仅不用拿,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,从全国来看,这样做可以使我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、减支160亿元,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。
但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,劳动力资源总量高达10.6亿。当前,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仍在进行中,就业压力很大。
例如,光是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有630万人,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有600万人,再加上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、军队退伍人员,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有2400万人左右,而目前每年大约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。此外,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。
根据退休年龄的具体执行情况来看,近几年无论男女都有一部分人没有达到规定年龄,或提前退休,或采取内退方式。因此,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执行好现有规定。换句话讲,即使将来要进行必要的改革,设计退休年龄时也必须统筹考虑社会保险与就业。
显然,人保部推迟退休年龄改革正是考虑到了这些特殊情况,不做超出经济发展水平的改革。